中小微外貿企業競爭力增強
經濟日報
近日,跨境金融和風控服務公司XTransfer聯合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發布《2022年上半年中小微企業出口貿易(B2B)指數報告》(下稱“報告”)預計,下半年我國外貿出口將進一步穩中提速、穩中提質。隨著RCEP合作深化、政策落地,RCEP區域內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實現優勢互補和深度融合,激發外貿發展活力。其中,中小微外貿企業將釋放出更大的發展潛力和國際貿易競爭力。
上半年,我國外貿麵臨疫情衝擊和國際局勢不穩等在內的多重挑戰,保穩提質麵臨不小的壓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堵點仍然存在,能源及部分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美歐等全球主要經濟體通脹壓力加劇,進一步壓縮需求;此外,國際形勢變化、匯率波動加大等因素也給外貿出口帶來風險和挑戰。
“從營收層麵來看,公司今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0%。需求層麵有所放緩,但主要原因還是供應鏈不暢導致。”浙江義烏市茂聯進出口商行負責人尤天剛說,今年長三角疫情反複對業務有不小影響,例如,有些配件不能及時供應,正常情況下供應商30天可以交貨,現在要拖到七八十天。海運物流也受到了較大影響。
埃泰科(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趙連發也有同感,“今年上半年情況比去年差了不少,主要有兩方麵的因素,一方麵是客戶需求放緩,我們的主要出口地中東地區對於建築機械的需求呈下降趨勢;另一方麵是行業競爭越發激烈,以前我們關注的主要是國內企業競爭,今年很多原本研發製造能力較弱的其他國家的賣家也開始加入競爭”。
即便麵臨種種困難,中小微外貿企業仍然展現了強大的韌性,不僅收獲了一季度的平穩開局,還在二季度後半程迅速扭轉了因疫情造成的指數下滑趨勢,為全年外貿保穩提質打下了堅實基礎。
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外貿出口先行指數總體走勢和去年保持一致,且相較於2021年上半年顯著上升;此外,2022年上半年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收款量同比增長15.3%,高於海關總署發布的全國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4.2%的增幅。展現出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在麵對外部壓力時非凡的韌性和強大的應變能力。
報告分析,4月以來,受疫情等一係列因素影響,指數一度承壓下行,但在6月顯著回升,傳遞出積極信號。一方麵是因國內疫情迅速得到控製,供應鏈恢複,積壓性需求的釋放一定程度強化了反彈的力度;另一方麵和密集出台的穩經濟、穩外貿政策密不可分;此外,中小微外貿企業由於管理機製更為靈活,能夠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將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今年疫情雖然帶來一些挑戰,但是整體來說對我們影響有限。”廣東乾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祝賀透露,麵對外貿出口的不確定性,公司已經在積極尋找突破口。在歐洲客戶的需求下降之後,積極拓展北美和東南亞的客戶,目前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今年上半年公司整體營收同比持平。公司同時也在開拓3C數碼、家用電器以外的品類,主攻東南亞市場。
在趙連發看來,“品牌化、高端化”是關鍵所在。“一方麵要發揮中國產業鏈的優勢,在產品層麵上下功夫,目前我們已經和上遊製造團隊一起研發了幾款新型設備;另一方麵作為小微企業,我們可以迅速調整方向,在中東以外地區拓展更多的客戶,目前東南亞和日韓是我們看重的市場。”
報告通過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調研指出,越來越多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具備一定的數字化能力,且部分中小微外貿企業上下遊供應商分散在全國多地,有效提升了抗風險能力;此外,中小微外貿企業開始注重打造自主品牌,“中國製造”對海外買家的吸引力持續增強。值得一提的是,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改善,朝著附加值更高以及產業鏈升級的方向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出口產品競爭力逐步增強。
專家表示,基於中小微外貿企業麵對複雜環境所展示出的靈活機製和強大韌性,以及產業鏈和品牌持續升級,下半年中小微外貿企業將延續上半年的優秀表現,釋放更強的國際貿易競爭力。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